(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晝漏:古代計時器,這裏指白天的時光。
- 晨鐘:早晨的鐘聲,常用來表示時間的開始。
- 迥:遠,這裏指聲音遙遠,聽不清楚。
- 陰晴:天氣的陰暗和晴朗,這裏比喻世事的變化無常。
- 春眠:春天的睡眠,常指春日慵懶的狀態。
- 野獻:野外獻祭,這裏指在野外的祭祀活動。
- 澗底芹:山澗底部的芹菜,比喻卑微之物。
- 蓬萊:神話中的仙山,比喻遙遠或難以到達的地方。
- 弱水:神話中環繞蓬萊的河流,比喻難以逾越的障礙。
- 閶闔:天門,比喻高不可攀的地方。
- 浮雲:飄動的雲,比喻變幻無常的事物。
- 拙宦:自謙之詞,指自己不善於做官。
- 滄落:沉淪,失意。
- 需次:等待的次序,這裏指等待官職的安排。
翻譯
白天的漏聲和早晨的鐘聲都聽不見,天氣的陰晴變化難以分辨。春天的睡眠中,任由門前的雀鳥喧鬧,野外的祭祀又有誰會獻上山澗底部的芹菜呢?地方隔絕了神話中的蓬萊仙山,環繞着難以逾越的弱水;天空高遠,天門緊鎖,浮雲變幻無常。我自愧不善於做官,偏偏沉淪失意,等待官職的安排已經一年,卻還未見到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慵懶的氛圍和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晝漏晨鐘」、「陰晴消息」、「春眠」、「野獻」等,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疏離感和對理想境界的嚮往。通過「蓬萊」、「弱水」、「閶闔」、「浮雲」等神話元素,詩人抒發了對高遠理想的追求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最後兩句自謙之詞,透露出詩人對官場生涯的失望和對友人的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複雜而微妙的情感世界。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擬古雜體十九首並序古思邊 》 —— [ 明 ] 鄧雲霄
- 《 餘瀕行金陵諸詞客分賦都下名勝兼傅之丹青壯我行色舟中無事披冊展讀忽然技癢賦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詩如其數謝 》 —— [ 明 ] 鄧雲霄
- 《 七夕對內小酌得十六韻 》 —— [ 明 ] 鄧雲霄
- 《 祝江西饒太夫人兼頌其諸郎叢桂四首 》 —— [ 明 ] 鄧雲霄
- 《 閶門春望 》 —— [ 明 ] 鄧雲霄
- 《 遍題朱惟四增置諸勝十二首仙源 》 —— [ 明 ] 鄧雲霄
- 《 遊衡山詩十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頌言四章爲邑侯李虹樑父母奏最賦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