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國:指南方地區。
- 滇池:位於今雲南省昆明市西南,古代常用來象徵雲南地區。
- 沈冤:深深的冤屈。
- 向隅泣:面向角落哭泣,形容孤獨無助。
- 鼓缶歌:敲擊瓦罐唱歌,古代一種簡樸的娛樂方式。
- 黃金臺:古代傳說中的地名,常用來象徵高貴或重要的地方。
- 野麋:野生的鹿,這裏可能比喻野蠻或不文明的行爲。
翻譯
在南方,淚水如雨般落下,滇池的水波彷彿是鮮血凝成。 深深的冤屈讓天地都顯得蒼老,新添的亡魂隨着歲月增多,越來越多。 有誰會想到那些孤獨無助、面向角落哭泣的人, 還能聽到敲擊瓦罐唱歌的聲音。 黃金臺上的草已經長得很高, 不要讓野生的鹿越過這裏,破壞了這片聖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國深重的苦難和冤屈,通過「淚如雨」和「血作波」的比喻,強烈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悲憤。詩中「沈冤天地老」一句,以天地之老象徵冤屈之深重,情感沉痛。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向隅泣」與「鼓缶歌」,突顯了社會的不公與人們的無奈。結尾以黃金臺上的草和野麋爲喻,暗示了對社會秩序和文明的擔憂,希望不要被野蠻所侵蝕。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代悲劇的深刻反思。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立秋日張園荷亭社集三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含清閣雜詩八首 其六 》 —— [ 明 ] 鄧雲霄
- 《 戊午五月八日招博羅張孟奇尹衝玄洪約吾溫瑞明泛舟篁溪觀競渡餘與陳美用同集笙歌士女之盛不減龍潭樂而共賦以 》 —— [ 明 ] 鄧雲霄
- 《 擬古雜體十九首並序古思邊 》 —— [ 明 ] 鄧雲霄
- 《 立秋社集賦得木葉動秋聲留別諸君 》 —— [ 明 ] 鄧雲霄
- 《 秋夜讀曹能始集卻寄兼懷謝在杭 》 —— [ 明 ] 鄧雲霄
- 《 經華陰時當臘月十八日忽憶唐人臘盡促歸心行人及華陰之句字字湊合遂逐字成十絕 其一 》 —— [ 明 ] 鄧雲霄
- 《 陳永平表弟園花呈瑞李變白而紅菊變白而黃二妙易妝中含佳意投詩索和報以斯章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