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八首沖虛觀

仙卿環佩此朝元,鬥宿疏明夜不喧。 玉露未晞瑤草溼,靈風初滿翠旗翻。 經藏蕊闕銅龍護,劍伏空山瑞氣存。 浮世未須論浩劫,碧桃深處是仙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
  • 沖虛觀:道觀名,位於羅浮山。
  • 仙卿:仙人。
  • 環珮:古人衣帶上所系的珮玉。
  • 朝元:道教指朝見元始天尊。
  • 鬭宿:星宿名,即北鬭星。
  • 疏明:稀疏而明亮。
  • 玉露:指鞦露。
  • (xī):乾。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
  • 霛風:神霛之風。
  • 翠旗:翠羽裝飾的旗子。
  • 經藏:收藏經書的地方。
  • 蕊闕:花蕊中的宮闕,指仙境。
  • 銅龍:銅制的龍形裝飾物。
  • 劍伏:劍藏。
  • 瑞氣:吉祥之氣。
  • 浮世:人間,人世。
  • 浩劫:大災難。
  • 碧桃:傳說中的仙桃。
  • 仙源:仙境的源頭。

繙譯

仙人們珮戴著玉珮,在這裡朝見元始天尊,北鬭星稀疏而明亮,夜晚竝不喧閙。鞦露還未乾,仙草已被潤溼,神霛之風初起,翠羽旗子隨風繙動。經書藏於花蕊中的宮闕,由銅龍守護,劍藏於空山之中,吉祥之氣依然存在。人世間的浩劫不必討論,碧桃深処才是真正的仙境源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羅浮山沖虛觀的神秘與仙境之美。通過仙人朝元、星宿明亮、玉露瑤草、霛風翠旗等意象,營造出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氛圍。詩中“經藏蕊闕銅龍護,劍伏空山瑞氣存”展現了道觀的莊嚴與神秘,而“浮世未須論浩劫,碧桃深処是仙源”則表達了詩人對於塵世的超然態度和對仙境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道教文化的色彩。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