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二首

主家臺榭擁鸞旗,正是君王輦幸時。 綠幘傳韝誰侍宴,外庭人道賣珠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臺榭(tái xiè):古代建築的一種,指建在高臺上的敞屋。
  • 鸞旗:古代帝王儀仗中的旗幟,上面繪有鸞鳥圖案。
  • 輦幸(niǎn xìng):指帝王乘坐輦車出行或巡幸。
  • 綠幘(lǜ zé):綠色的頭巾,古代僕役所戴。
  • 傳韝(chuán gōu):傳遞臂套,這裏指侍從的動作。
  • 外庭:宮廷的外部,相對於內廷而言。
  • 賣珠兒:指賣珠寶的小販,這裏可能指宮外的人。

翻譯

主人家的臺榭前,鸞旗飄揚,正是君王駕臨的時刻。 穿着綠頭巾的侍從傳遞着臂套,不知是誰在宴會上侍候, 宮外的人都說,那是賣珠寶的小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宮廷的一幕景象,通過「臺榭」、「鸞旗」等詞彙勾勒出皇家氣派,而「綠幘傳韝」則生動地描繪了宴會上的侍從。最後一句「外庭人道賣珠兒」則巧妙地以外人的視角,增添了一絲神祕和諷刺的意味,暗示了宮廷內外的差異和宮廷生活的奢華與外界的想象。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