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寄林喬化

黃姑中夜度繩河,佇望裴徊秋思多。 索處忽驚時節換,懷人偏憶雁鴻過。 麟經絕筆應誰續,馬隊塵編且共摩。 何事相思勞問訊,案頭燭影幾青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姑:指牽牛星,即牛郎星。
  • 中夜:半夜。
  • 度繩河:指牛郎織女七夕相會,渡過銀河。
  • 佇望:久立而望。
  • 裴徊:徘徊,來回走動。
  • 索處:孤獨無伴。
  • 雁鴻:大雁,常用來比喻書信或傳遞書信的人。
  • 麟經:指《春秋》,因孔子作《春秋》而被稱爲「麟經」。
  • 馬隊塵編:指戰亂中的書籍,塵封的典籍。
  • :研讀,探討。
  • 青娥:指年輕女子,這裏可能指詩人的思念對象。

翻譯

牛郎星在半夜渡過銀河,我久立而望,徘徊不定,秋思愈發濃烈。 突然感到孤獨無伴,時節已換,懷念遠方的人,偏偏想起傳遞書信的大雁。 《春秋》這樣的經典已無人續寫,戰亂中的書籍我們且共同研讀。 爲何我的思念如此頻繁地被問及,只因案頭燭影中,幾度浮現出那位年輕女子的倩影。

賞析

這首作品以七夕爲背景,通過牛郎織女的傳說寄託了詩人的秋思與懷人之情。詩中「黃姑中夜度繩河」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七夕的傳說,爲全詩營造了一種浪漫而哀愁的氛圍。後文通過對時節變換、書信傳遞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結尾處「案頭燭影幾青娥」則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某位女子的深深思念,使得全詩情感更加豐富和深沉。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