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觀音像

· 鄭真
吾家東近補怛山,大士神通海浪間。 舊日同鄉今作客,焚香日日對慈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補怛山:即普陀山,位於中國浙江省舟山市,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觀音菩薩的道場而著名。
  • 大士:對觀音菩薩的尊稱。
  • 神通:佛教術語,指超乎常人的能力或法力。
  • 慈顏:慈祥的面容,這裏指觀音菩薩的面容。

翻譯

我家東邊靠近普陀山,觀音菩薩的神通廣大,彷彿在海浪間顯現。 昔日同鄉如今成了異鄉客,我每日焚香,虔誠地對着菩薩慈祥的面容。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觀音菩薩的虔誠信仰和深深的敬仰之情。詩中,「吾家東近補怛山」一句,既點明瞭作者的居住環境,又暗示了他與觀音菩薩的親近。「大士神通海浪間」則通過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觀音菩薩的神通廣大和無處不在。後兩句「舊日同鄉今作客,焚香日日對慈顏」,則抒發了作者對菩薩的虔誠之情,無論身處何方,都心懷菩薩,日日焚香,以表達自己的敬仰和祈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佛教信仰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