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道中朱荊玉攜酒同弟學張懋緯承宰承藻承袞送至東林寺

寺下長江澹不流,寺邊秋色擁行舟。 裘非紫綺勞相問,會有青樽慰遠遊。 伐荻此時聊晤語,班荊何日重淹留。 懸知後夜遙相憶,雪滿蒼山月滿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dàn):平靜,靜止。
  • 裘非紫綺:指穿着非紫色的華麗衣服,這裏可能指穿着樸素。
  • 青樽:青銅酒器,代指美酒。
  • 伐荻:砍伐蘆葦,這裏指在野外。
  • 班荊:鋪開荊條,指在野外鋪墊休息。
  • 淹留:停留,逗留。
  • 懸知:預知,料想。

翻譯

寺廟下的長江平靜無波,寺廟旁的秋色中,行舟被簇擁。 我雖穿着樸素,卻不必爲此感到勞煩,因爲將有美酒慰藉我的遠行。 此時在野外砍伐蘆葦,我們隨意交談,不知何時能再次鋪開荊條,停留更久。 我預感到,未來的夜晚,我們將會遙遠地相互思念,那時雪覆蓋蒼山,月光灑滿樓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東林寺與朋友們告別的情景,通過長江的平靜、秋色的濃烈,表達了離別的深情。詩中「裘非紫綺」與「青樽慰遠遊」形成對比,既展現了詩人的樸素,又透露出友情的溫暖。末句「雪滿蒼山月滿樓」以景結情,預言了未來思念的深切,意境深遠,情感細膩。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