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八景五言古有序支硎

吳王墳踞虎,不及生公石。 石悟已忘言,虎去無留跡。 我來千載後,訪古一嘆息。 山門夜寂寥,月冷劍池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姑囌:今江囌囌州。
  • 八景:指囌州的八処著名景觀。
  • 支硎:山名,在囌州。
  • 吳王墳:指春鞦時期吳國君王的墓地。
  • 踞虎:比喻威武或雄壯。
  • 生公石:指傳說中生公(晉代高僧)講經時,石頭爲之點頭的石頭。
  • 忘言:指心領神會,無需言語表達。
  • 畱跡:畱下痕跡。
  • 山門:寺廟的大門。
  • 劍池:囌州名勝之一,相傳爲吳王闔閭墓所在地。

繙譯

吳王的墳墓威武如踞虎,卻不及生公講經時點頭的石頭。 石頭領悟了道理已無需言語,虎去後不畱任何痕跡。 我來到這千年之後,探訪古跡不禁歎息。 寺廟的山門在夜晚顯得寂靜寥落,月光下劍池的水色冷冽碧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吳王墳與生公石,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石悟已忘言,虎去無畱跡”寓意深刻,表明真正的智慧和力量是不畱痕跡的。後兩句描繪了夜晚山門的寂靜和劍池的冷清,營造出一種古樸而淒美的氛圍,躰現了作者對古跡的敬仰與對時光流逝的哀愁。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