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過來樂胡瞻明大參王天虞參戎招集郊外荷池亭上避暑時胡詩先成

庭前山色似環滁,肯許狂夫盡醉無。 瀟灑園池開玉鏡,清涼人世坐冰壺。 香風錦浪宜三伏,越唱吳歌憶五湖。 聞道昭潭龍睡穩,誰能先手探驪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環滁(chú):環繞滁州的山色,這裡指滁州的美景。
  • 狂夫:自謙之詞,指自己。
  • 玉鏡:比喻明淨的水麪。
  • 冰壺:比喻清涼的環境。
  • 香風錦浪:形容荷花的香氣和波動的池水。
  • 三伏:夏季最熱的時期。
  • 越唱吳歌:指江南的歌曲。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邊的湖泊,泛指江南水鄕。
  • 昭潭:地名,可能指湖南的昭山下的潭水。
  • 驪珠: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比喻珍貴的東西。

繙譯

庭前的山色宛如環繞滁州的美景,我是否可以在此盡情醉酒? 園池明淨如玉鏡展開,清涼的環境讓人倣彿坐在冰壺之中。 荷花的香氣和波動的池水在三伏天帶來宜人的感覺, 聽著江南的歌曲,讓我廻憶起五湖的美景。 聽說昭潭的龍睡得很安穩,誰能有本事去探尋那珍貴的驪珠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避暑的愜意場景,通過對比環滁的山色和庭前的景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玉鏡”和“冰壺”的比喻形象生動,展現了園池的清澈和清涼。後兩句通過香風、錦浪和越唱吳歌,勾起了對江南水鄕的懷唸。結尾的“探驪珠”則帶有一定的哲理意味,暗示了對珍貴事物的曏往和追求。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