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歌送李伯遠之臨安學博
越山高,越水長,越天萬里吞南荒。絕嶠東西開兩目,中天日月懸睛光。
照破鴻蒙視太古,轉盼中原一抔土。雲霞明滅映天台,巖壑軒翔壓天姥。
洞中仙鼠飛白鴉,玉芝茁茁森於麻。流泉瀑布奔深澗,昭明翻經曾洗眼。
唐代瓊宮結構存,漢皇龍簡精靈遠。灝氣微茫上太清,山麓下接臨安城。
臨安之城大如鬥,不意近入李君手。峯影澄明落泮池,支頤爽氣當窗牖。
龍飛鳳舞古記之,片氈攜去休攢眉。勿論桃李待時雨,喜得煙景迎新詩。
君來已貴長安紙,君去佳名滿人耳。灑筆振衣第一峯,可念同盟者諸子。
君不見馬融帳,非虛設,鄭虔妙技稱三絕。丈夫垂名動萬年,此心肯向傍人說。
青袍黃綬且夷猶,白雪陽春若與儔。知君雙目如天目,一笑山空水自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絕嶠(jué qiáo):極高的山峯。
- 鴻蒙:古代傳說中的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
- 抔土(póu tǔ):一小捧土,比喻微小。
- 軒翔:高聳飛翔。
- 天姥(tiān mǔ):山名,位於浙江省。
- 茁茁:形容植物生長茂盛。
- 森於麻:比麻還要茂密。
- 灝氣(hào qì):宏大的氣象。
- 泮池(pàn chí):古代學宮前的水池。
- 支頤(zhī yí):手託下巴,形容沉思或休息的樣子。
- 攢眉(cuán méi):皺眉。
- 灑筆:揮筆。
- 馬融帳:指馬融的講學之處,比喻學問的淵博。
- 鄭虔: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書法家,以「三絕」(文、書、畫)著稱。
- 白雪陽春:指高雅的藝術作品。
翻譯
越山高聳,越水悠長,越天萬里延伸至南荒。極高的山峯東西兩側開兩目,中天日月懸掛着明亮的光芒。 照亮了混沌太古,轉眼間中原只是一小捧土。雲霞明滅映照着天台山,巖壑高聳壓過天姥山。 洞中的仙鼠飛翔如白鴉,玉芝茂盛得比麻還要密集。流泉瀑布奔騰於深澗,昭明曾在此洗眼翻經。 唐代瓊宮的結構依然存在,漢皇的龍簡精靈遙遠。宏大的氣象微茫上升至太清,山麓下連接着臨安城。 臨安城雖大如鬥,卻不料近來落入李君之手。峯影澄明落入泮池,手託下巴的爽氣正對窗牖。 龍飛鳳舞的古記,帶去片氈不要皺眉。不論桃李等待時雨,喜得煙景迎接新詩。 你來時已貴如長安紙,你走時佳名滿人耳。揮筆振衣於第一峯,可念同盟的諸子。 你不見馬融帳,非虛設,鄭虔的妙技稱三絕。大丈夫垂名動萬年,此心豈肯向旁人說。 青袍黃綬且悠然,白雪陽春若與儔。知君雙目如天目,一笑山空水自流。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麗的山河爲背景,通過對越山、越水的描繪,展現了宏大的自然景觀。詩中「絕嶠東西開兩目,中天日月懸睛光」等句,運用誇張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山峯的高聳與日月的輝煌。後文通過對李君的讚美,表達了對其學識與才華的欽佩,以及對其未來成就的期待。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自然美景的無限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