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遣懷:抒發情懷。
- 示兒復升:給兒子復升看的詩。
- 牽衣:拉着衣服,表示依依不捨。
- 長淮:指淮河。
- 恨不歸:遺憾不能回家。
- 芝蘭:比喻優秀的子弟。
- 雨露:比喻恩澤。
- 橋梓:比喻父子,橋指父,梓指子。
- 箕裘:比喻祖先的事業。
- 孝養:孝順父母,供養父母。
- 菽水:豆和水,指簡單的飲食,比喻清貧的生活。
- 寸草:小草,比喻微小的東西。
- 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母愛或恩情。
翻譯
當年在路邊依依不捨地拉着你的衣服,千里之外的淮河讓我遺憾不能回家。庭院中的芝蘭雖受雨露滋潤,但山中的父子自然光彩照人。幸運的是祖先的事業得以延續,孝順供養父母雖有違清貧,但並不感到慚愧。期待你歸來時能一笑,必須憑藉微小的努力來報答如春日陽光般的恩情。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鄭真寫給兒子復升的,表達了對兒子的思念和對家族傳承的期望。詩中通過「牽衣」、「恨不歸」等詞語,描繪了詩人對兒子的深情和離別的遺憾。同時,以「芝蘭」、「橋梓」比喻家族的優秀子弟和父子關係,強調了家族的榮耀和傳承。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兒子歸來的期待,以及對兒子將來能夠孝順報恩的希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父愛的深沉和家族觀念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