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舒公六十年前令莞有保障大功鼎新遺愛祠未竣嗣孝廉再航來莞瞻拜祠下題詩壁間餘見而悲之步元韻奉慰
保障功高記昔年,露滋芳草尚綿芊。
誰雲廟貌三秋冷?
時結心香一縷煙。
世代滄桑同變換,恩波潮汐共迴旋。
鳳毛棲止祠前樹,自有光華照九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司馬舒公:指明朝官員舒芬,曾任大司馬,即軍事最高長官。
- 莞:地名,今廣東省東莞市。
- 保障大功:指舒芬在莞地有保護和建設的功績。
- 鼎新遺愛祠:爲紀念舒芬而建的祠堂,意在永久紀念其功德。
- 孝廉:古代對有才德的士人的稱呼。
- 元韻:原詩的韻腳。
- 露滋芳草:比喻舒芬的功德如露水滋潤芳草,使其茂盛。
- 綿芊:茂盛的樣子。
- 廟貌:指祠堂的外觀。
- 三秋:指秋季的三個月,這裏泛指秋天。
- 心香:比喻虔誠的心意。
- 一縷煙:比喻虔誠的祈禱。
- 世代滄桑:指時代的變遷。
- 恩波潮汐:比喻舒芬的恩德如潮水般漲落,影響深遠。
- 鳳毛:比喻優秀的人才或子孫。
- 九泉:指地下,即陰間。
翻譯
在很久以前的歲月裏,大司馬舒公在莞地建立了偉大的保障功績,如今芳草依然茂盛,彷彿被他的功德所滋潤。 誰說到了秋天,祠堂的外觀就會顯得冷清? 實際上,人們的心中仍然燃燒着對舒公的敬仰,如同那一縷縷升起的香菸。 世代更迭,滄桑變換,但舒公的恩德如同潮汐,始終迴旋不息。 祠堂前的樹木上,棲息着象徵優秀人才的鳳毛,它們的光華照耀着九泉之下,讓舒公的功德永存。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大司馬舒公的深切懷念和崇高敬意。詩中通過「露滋芳草」、「心香一縷煙」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舒公功德的深遠影響和人們對他的虔誠敬仰。同時,「世代滄桑」與「恩波潮汐」的對比,突顯了舒公恩德的永恆不變。結尾的「鳳毛棲止祠前樹,自有光華照九泉」則寓意着舒公的精神和功德將永遠照耀後人,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