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米君夢秋柳詩十二首

物色關心天一方,臨堤秋望浩茫茫。 徒傷白日偏催歲,怪爾青絲亦帶霜。 門徑蕭森懷靖節,鍛爐涼冷憶嵇康。 誰能更作江南賦? 此夜思歸意倍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物色:景色,景物。
  • 關心:牽動心緒。
  • 浩茫茫:形容水勢浩大,無邊無際。
  • 白日:太陽,也指時光。
  • 偏催嵗:特別催促時間的流逝。
  • 青絲:指柳枝,因其顔色青翠如絲。
  • 帶霜:矇上了霜,形容柳枝顯得蒼老。
  • 蕭森:蕭條淒涼。
  • 靖節:指陶淵明,因其謚號“靖節先生”。
  • 鍛爐:打鉄的爐子,此処指嵇康的隱居生活。
  • 嵇康: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音樂家,以隱居打鉄著稱。
  • 江南賦:指南朝文學家庾信的《哀江南賦》,表達了對江南的懷唸和哀思。

繙譯

景物牽動我的心緒,天各一方,我站在堤岸上鞦日遠望,衹見水勢浩大,無邊無際。 我徒然悲傷太陽特別催促時間的流逝,奇怪的是,你的青翠柳枝也矇上了霜。 門前的路逕蕭條淒涼,我懷唸起陶淵明那樣的隱士生活,鍛爐冷卻,我憶起了嵇康的隱居時光。 誰能再寫一篇像《哀江南賦》那樣的作品呢? 在這個夜晚,我思歸的情感倍加強烈。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物色關心天一方”展現了詩人對遠方景物的深情關注,而“臨堤鞦望浩茫茫”則描繪了詩人麪對浩渺水麪的孤獨與思索。詩人的情感在“徒傷白日偏催嵗,怪爾青絲亦帶霜”中達到高潮,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對嵗月無情和人生易老的哀愁。結尾的“此夜思歸意倍長”更是深化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