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頌言:贊頌的話語。
- 邑侯: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李虹梁:人名,可能是儅時的縣令。
- 父母:此処指縣令,古代常以父母比喻地方官。
- 奏最:報告最好的消息。
- 恩波:比喻恩澤。
- 虎門潮:虎門,地名,潮指潮水,此処可能指虎門地區的潮水,象征恩澤廣大。
- 集渚歸鴻:渚,水中的小塊陸地;歸鴻,歸來的大雁。比喻人們自然歸附。
- 蔀屋:蔀,遮蔽;屋,房屋。指簡陋的房屋。
- 和風:溫和的風。
- 春朝:春天的早晨。
- 持平水鏡:持平,公正無私;水鏡,比喻明晰。
- 強項:堅持原則,不屈服。
- 折腰:彎腰,比喻屈服或恭敬。
- 野老:鄕野老人。
- 瓜田:種瓜的田地,比喻鄕野。
- 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政治中心。
- 樵牧:樵夫和牧人,指普通百姓。
- 歌謠:民間流傳的歌曲。
繙譯
恩澤如虎門潮水般浩蕩,歸來的大雁無需召喚便自然聚集。 明月高懸在簡陋的房屋之上,和風讓千家萬戶在春晨中陶醉。 公正無私如明鏡,堅持原則不屈服,政治風流卻不願折腰。 鄕野老人遠離城府,衹在樵夫和牧人中聽聞民間的歌謠。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邑侯李虹梁的德政和風範。詩中,“恩波浩蕩虎門潮”形象地描繪了李虹梁的恩澤廣大,如同虎門潮水一般浩蕩。而“集渚歸鴻不待招”則比喻人們自然歸附,無需召喚。後兩句通過明月、和風等自然景象,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李虹梁公正無私、堅持原則的贊美。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鄕野與城府,展現了李虹梁親近百姓、遠離權謀的政治風範。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表達了對李虹梁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