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綾(wú líng):指吳地產的優質絲織品。
- 峭壁:陡峭的山崖。
- 虯枝鐵幹:形容松樹枝幹彎曲如虯龍,堅硬如鐵。
- 罥(juàn):纏繞。
- 垂蘿:下垂的藤蘿。
- 秦帝東封:指秦始皇東巡封禪之事。
- 天門:指泰山的天門,即南天門。
- 龍鱗:比喻松樹的鱗狀樹皮。
- 撐柱:支撐。
- 乾坤:天地。
- 引觴:舉杯。
- 奕葉:累世,代代。
翻譯
一幅吳地產的絲織品上灑滿了煙霧,蒼蒼的峭壁上矗立着兩棵松樹。它們的枝幹彎曲如虯龍,堅硬如鐵,纏繞着下垂的藤蘿,彷彿是秦始皇帝東巡封禪時所經之路。泰山的天門在晨光中顯得龍鱗般閃耀,這兩棵松樹支撐着天地,見證着不老的春天。舉杯爲徵君祝壽,願他家族世代都能得到新的雨露滋潤。
賞析
這首詩以雙鬆爲象徵,讚美了李徵君的堅韌不拔和家族的長盛不衰。詩中「虯枝鐵幹」形象地描繪了松樹的頑強生命力,而「撐柱乾坤不老春」則寓意着徵君家族的穩固和永恆。通過「引觴持獻徵君壽」表達了對徵君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長壽和家族繁榮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