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閱邸報偕高正甫並列直指薦牘感懷寄贈

登臺雲物望中新,六琯潛回地底春。 蕙帳夜寒多遠夢,梅窗月到正懷人。 鵷班已滿夔龍會,鶚薦還思草莽臣。 問訊東山高步者,肯辭猿鶴上蒲輪。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日:冬至這一天。
  • 邸報:古代官方的報紙,用於傳達朝廷政令和新聞。
  • :一同,一起。
  • 高正甫: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直指:直接指向,這裏可能指直接推薦。
  • 薦牘:推薦信。
  • 登臺:登上高臺。
  • 雲物:雲彩和景物。
  • 六琯:古代用來觀測天文的儀器,這裏指天文現象。
  • 蕙帳:用蕙草編織的帳篷,這裏指高雅的居所。
  • 鵷班:古代官員的行列。
  • 夔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裏可能指重要的會議或集會。
  • 鶚薦:像鶚(一種猛禽)一樣推薦,比喻推薦人才。
  • 草莽臣:指在野的賢士。
  • 東山:地名,也常用來指隱居的地方。
  • 高步者:指有才能的人。
  • 猿鶴:比喻隱居的生活。
  • 蒲輪:古代用來載重的輪子,這裏可能指重要的職位或任務。

翻譯

冬至這天,我登上高臺,遠望雲彩和景物,一切都顯得那麼新鮮。天文現象預示着春天的到來,大地即將回春。在蕙草編織的帳篷裏,夜晚寒冷,我做了許多關於遠方的夢。梅花窗前,月光正好,我正思念着遠方的人。官員的行列中已經聚集了許多像夔龍一樣的傑出人物,而我還在思考如何像鶚一樣推薦那些在野的賢士。我想詢問東山上的那位高步者,他是否願意放棄隱居的生活,接受重要的職位或任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至這一天的景象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詩人通過登高望遠,表達了對春天即將到來的期待,同時也抒發了對遠方人的思念和對推薦賢才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鵷班」、「夔龍」、「鶚薦」等,展現了詩人對政治和人才選拔的關注。最後,詩人以詢問的方式,表達了對有才能者的期望和邀請,希望他們能夠放棄隱居,爲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抱負。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