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同匡雲上人作送春詩四首

香國闌珊可奈何,留僧擊鉢且高歌。 閒心暗結連綿雨,往事空隨浩蕩波。 悵望東君同過客,誰回西日更揮戈? 憑欄細向花神語,好解紅綃贈芰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晦日: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 匡雲上人: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道。
  • 香國:指花的世界,比喻春天。
  • 闌珊:衰落,將盡。
  • 擊鉢:敲擊鉢盂,古代一種遊戲,用以計時或助興。
  • 高歌:大聲歌唱。
  • 連綿雨:持續不斷的雨。
  • 浩蕩波:形容水勢浩大,這裏比喻往事如波濤般洶涌。
  • 東君:指太陽,也比喻春天。
  • 過客:過路的客人,比喻春天的短暫。
  • 西日:西下的太陽,比喻時光的流逝。
  • 揮戈:揮動武器,比喻努力挽回。
  • 花神:神話中掌管花卉的神。
  • 紅綃:紅色的薄綢,這裏指花瓣。
  • 芰荷:荷花。

翻譯

春天的花兒即將凋謝,我們該如何是好?留住僧人,敲擊鉢盂,大聲歌唱。 心中暗暗結着連綿不斷的雨,往事如浩蕩的波濤般空空流逝。 悵然望着太陽如同過客般匆匆,誰能挽回西下的太陽,再揮動武器? 倚着欄杆,我向花神細語,希望她能解下紅綃,贈予荷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即將逝去的無奈與留戀。詩中,「香國闌珊」描繪了春花的凋零,而「擊鉢高歌」則展現了詩人試圖以歌聲留住春天的努力。詩人的「閒心」與「往事」在「連綿雨」與「浩蕩波」中顯得無力與空虛。最後,詩人向花神祈願,希望以紅綃贈予荷花,寄託了對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與挽留之情。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時光的深刻感悟。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