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臨川遊山

夙昔慕奇勝,二紀遂茲遊。 一麾遠江海,弭節得夷猶。 進帆薄枉渚,挾策登崇丘。 望崖神已往,撫景意先投。 峯岫紛岝崿,林麓互綢繆。 初經洞穴險,漸陟層巒幽。 氣侯易昏旦,澗壑殊春秋。 仰盻寒條榮,俯拾春荑柔。 曖曖赤霞歛,決決紅泉流。 羽人既淪滅,遺蹟千載留。 境寂慮自澹,理足分何求。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夙昔:從前,往昔。
  • 二紀:二十四年。古代以十二年爲一紀。
  • 弭節:停下馬車。弭,停止;節,古代車馬的鞭具,這裏指代車馬。
  • 夷猶:從容不迫。
  • 枉渚:彎曲的水邊。
  • 崇丘:高山。
  • 撫景:觀賞景色。
  • 岝崿:山峯高聳的樣子。
  • 綢繆:纏繞,連綿不斷。
  • 昏旦:黃昏和早晨。
  • :看,望。
  • 春荑:春天的嫩芽。
  • 曖曖:昏暗不明。
  • 決決:水流聲。
  • 羽人:神話中的飛仙。
  • 攝生客:養生的人。

翻譯

我一直以來都向往着奇妙壯麗的景色,經過二十四年終於有機會遊覽此地。我停下遠行的車馬,從容地找到了這片美景。我乘船靠近彎曲的水邊,帶着計劃登上高山。望着山崖,我的心靈已經飛往那裏,觀賞景色時我的心情首先投入其中。山峯高聳,林木連綿,我初次經歷洞穴的險峻,逐漸攀登層層疊疊的山巒,感受到幽深。氣候在黃昏和早晨之間變化,山谷中的春秋時節也不同。我仰望寒冷的枝條上的生機,俯視春天的嫩芽柔軟。昏暗的赤霞漸漸收斂,紅泉流水聲清脆。神話中的飛仙已經消失,但他們的遺蹟千年留存。在這樣寧靜的環境中,我的思慮自然淡泊,理應滿足,還有什麼可求的呢?我寄語那些養生的人,試着用這種方式來謀劃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自然奇景的嚮往和遊覽過程中的所見所感。詩中,「夙昔慕奇勝,二紀遂茲遊」展現了詩人長久以來的願望得以實現,而「峯岫紛岝崿,林麓互綢繆」等句則生動描繪了山川的壯麗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刻畫,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嚮往,以及在自然中尋求心靈寧靜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