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寺十詠其三古鉢

疏鬆石路小,煙靄復周遭。 翠鬣如新沐,蒼鱗泛白濤。 鳥歸迷故樹,僧過溼方袍。 既到空王宇,秦官莫自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靄(yān ǎi):指輕煙和薄霧。
  • 翠鬣(cuì liè):指松樹的針葉,因其顏色翠綠,形似馬鬃(鬣)。
  • 蒼鱗(cāng lín):比喻松樹的樹皮,因其粗糙如鱗片。
  • 空王宇:指佛教寺廟,佛教中稱佛陀爲「空王」。
  • 秦官:指秦始皇的官員,這裏比喻世俗的權貴。

翻譯

松樹間的小路狹窄而幽靜,四周瀰漫着輕煙和薄霧。 松針翠綠,彷彿剛被雨水洗淨,鬆皮如蒼老的鱗片泛起白波。 鳥兒歸巢,迷失在熟悉的樹林中,僧人經過,方袍被露水沾溼。 一旦來到佛陀的寺廟,世俗的權貴們便不應自視過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天界寺周圍的自然景色和寺廟的寧靜氛圍。通過「疏鬆石路」、「煙靄」、「翠鬣」、「蒼鱗」等意象,詩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幽深靜謐的寺廟風光圖。後兩句通過對比鳥兒迷失和僧人溼袍的情景,暗示了世俗與宗教的對比。結尾的「空王宇」與「秦官」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世俗權貴的輕視和對佛教的尊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