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順叔自吳門入蜀無所遇復遊楚訪餘秋夜邀酌鐘樓話舊漫賦
欄外飛霜月色幽,銜杯促膝夜綢繆。
人如烏鵲仍三匝,誰贈綈袍度九秋?
客計艱難經蜀道,壯心牢落拂吳鉤。
相看各負元龍氣,今夕同憑百尺樓。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綢繆(chóu móu):纏綿,形容情意深厚。
- 烏鵲: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 三匝:三週,形容多次徘徊。
- 綈袍:一種粗布袍子,這裏指簡樸的衣物。
- 九秋:指深秋,九表示多數。
- 牢落:心灰意冷,無所寄託。
- 吳鉤:古代吳地產的彎刀,這裏指武器。
- 元龍氣:指豪邁的氣概。
翻譯
欄杆外飛舞着霜花,月色幽靜,我們舉杯共飲,促膝談心,夜色中情意纏綿。 你像烏鵲一樣四處漂泊,多次徘徊,誰能贈你一件簡樸的袍子,度過這深秋? 你的旅途艱難,穿越蜀道,壯志未酬,心灰意冷,輕拂着吳地產的彎刀。 我們相互看着,都揹負着豪邁的氣概,今夜一同憑欄在這百尺高樓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秋夜相聚的情景,通過「飛霜月色」、「銜杯促膝」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溫馨的氛圍。詩中「人如烏鵲仍三匝」形象地表達了友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狀態,而「誰贈綈袍度九秋」則透露出對友人境遇的關切。尾聯「相看各負元龍氣,今夕同憑百尺樓」展現了兩人共同的豪情壯志,以及在這高處相聚的特殊意義。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