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雀閒門稱午眠,繩牀移在北窗前。 愁窺白髮三千丈,誤墮紅塵十八年。 洗鉢焚香真上界,淡雲微雨小秋天。 醒來一悟逍遙理,始信南華是列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羅雀:指門前冷落,無人打擾。
  • 繩牀:古代一種簡單的牀,用繩索編織而成。
  • 北窗:指房間北面的窗戶,通常較爲涼爽。
  • 愁窺:憂愁地看着。
  • 誤墮:錯誤地陷入。
  • 紅塵:指塵世間的繁華生活。
  • 洗鉢:清洗飯鉢,常指僧侶的日常生活。
  • 焚香:點燃香料,常用於宗教或冥想。
  • 上界:指天界,神仙居住的地方。
  • 南華:指《南華經》,即《莊子》,道家經典之一。
  • 列仙:指衆多的仙人。

翻譯

在冷清的門前,我享受着午後的睡眠,將繩牀移到了北窗前。 憂愁地看着自己滿頭的白髮,彷彿有三千丈那麼長,不知不覺中已在塵世中度過了十八年。 清洗飯鉢,點燃香料,彷彿身處真正的天界,淡淡的雲彩和微雨點綴着小秋天的景色。 醒來後,我領悟到了逍遙自在的道理,這才相信《南華經》中的確記載着衆多仙人的智慧。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午後的閒適生活和內心的感悟,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生活的超然態度和對道家哲學的深刻理解。詩中,「羅雀閒門」和「繩牀移在北窗前」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簡樸的生活場景,而「愁窺白髮三千丈」和「誤墮紅塵十八年」則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塵世紛擾的感慨。後兩句通過對「洗鉢焚香」和「淡雲微雨小秋天」的描寫,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最後以「醒來一悟逍遙理,始信南華是列仙」作結,展現了詩人對道家逍遙思想的領悟和嚮往。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