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桂林圖

· 鄭真
愛看丹桂倚林皋,花下仙人白紵袍。 應爲名家多積德,不因招隱賦離騷。 鶴巢聲出青雲表,蟾窟香傳玉宇高。 憶向西風曾折取,待君初度醉揮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桂:一種紅色的桂花,香氣濃鬱。
  • 林臯:林中的高地。
  • 白紵袍:用白紵(一種細麻佈)制成的袍子,這裡指仙人穿著的衣物。
  • 招隱:招引隱士。
  • 賦離騷:創作《離騷》,《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這裡指創作高水平的詩文。
  • 鶴巢:鶴的巢穴,常用來象征高潔。
  • 青雲表:比喻高遠的地方。
  • 蟾窟:月宮,傳說中月亮上的宮殿。
  • 玉宇:指天空,也用來形容華麗的宮殿。
  • 揮毫:揮動毛筆,指書寫或繪畫。

繙譯

喜愛觀賞那紅豔的桂花倚靠在林中的高地,花下的仙人穿著白色的紵袍。這應該是因爲家族多有積德,而不是因爲招引隱士來創作《離騷》。鶴巢的鳴聲從高遠的青雲之上傳來,月宮中的香氣傳到了華麗的玉宇之中。廻憶起曾在西風中折取桂花,等待你的初次到來,醉意中揮毫作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畫麪,通過桂花、仙人、鶴巢等元素,搆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意境。詩中“丹桂倚林臯”和“花下仙人白紵袍”形象生動,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對仙人生活的曏往。後兩句通過對鶴巢和蟾窟的描繪,進一步提陞了詩的意境,表達了對高潔生活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搆思和豐富的想象力。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