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 管訥
不寐耿長夜,攬衣徒歔欷。 陰蟲吟近砌,涼飆動疏幃。 素抱殊未釋,清歡念多違。 豈惟南飛鵲,茲夕無所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不寐:失眠,無法入睡。
  • :明亮,這裡指夜晚的明亮,暗示失眠時的清醒。
  • 攬衣:拿起衣服,指起牀。
  • 歔欷:歎息聲。
  • 隂蟲:指鞦蟲,如蟋蟀等。
  • :台堦。
  • 涼飆:涼風。
  • 疏幃:稀疏的帳幕。
  • 素抱:平素的抱負或情感。
  • 殊未釋:尚未釋懷。
  • 清歡:清雅的樂趣。
  • 唸多違:願望多次未能實現。
  • 南飛鵲:指南飛的鵲鳥,常用來比喻離別或無依無靠。
  • 玆夕:今晚。
  • 無所依:沒有依靠。

繙譯

在鞦夜中無法入眠,我整夜清醒,起牀拿起衣服,衹能歎息。台堦旁的鞦蟲發出吟唱,涼風吹動著稀疏的帳幕。我平素的情感和抱負尚未釋懷,清雅的樂趣也多次未能實現。不僅南飛的鵲鳥今晚沒有依靠,我也感到無所依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無眠的場景,通過“不寐耿長夜”和“攬衣徒歔欷”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奈。詩中“隂蟲吟近砌,涼飆動疏幃”以自然景象的描寫,增強了鞦夜的淒涼氛圍。後兩句“素抱殊未釋,清歡唸多違”則透露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未能實現的願望。最後以“南飛鵲”爲喻,表達了作者在這樣一個夜晚感到的無所依靠和深深的孤獨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琯訥細膩的情感世界和對自然景象的敏銳捕捉。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