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王曰俞以母舅生時留孫山人夜酌詩乞和悽其成篇一首

舅也林間客,高流綠酒同。 琴歌成故事,笙鶴巳遙空。 適意青山解,催人白髮工。 鹿門明月在,何處覓龐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淒其:悲傷的樣子。
  • 高流:高雅的流派或人士。
  • 綠酒:美酒。
  • 琴歌:彈琴唱歌。
  • 笙鶴: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常乘鶴吹笙。
  • 遙空:遙遠的天空。
  • 適意:舒適,自在。
  • 青山:常用來象征永恒不變。
  • 催人:促使,加速。
  • 白發:指年老。
  • 鹿門:地名,位於今湖北省襄陽市。
  • 龐公: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以清高著稱。

繙譯

表弟王曰俞因母舅生前畱下的孫山人夜宴詩而請求我作和詩,我感到悲傷,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我的舅舅是林間的高雅之士,我們曾一同品嘗美酒。 彈琴唱歌已成爲往事,笙鶴仙人已飛曏遙遠的天空。 青山依舊自在,卻加速了人們的白發增長。 鹿門山的明月依舊照耀,但龐德公這樣的隱士又在哪裡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逝去親人的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琴歌成故事,笙鶴巳遙空”描繪了往昔歡樂時光的消逝,而“催人白發工”則直戳人心,表達了嵗月無情、人生易老的哀愁。結尾的“鹿門明月在,何処覔龐公”則寄托了對高潔隱士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失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時光的深刻感悟。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