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室人蘇氏五首

嗟爾在芳年,如花不解憐。 □成王仲節,機進樂羊詮。 緝斃縫征服,餔麋饋讀筵。 如逢光祿者,女史必書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ē):歎息。
  • 芳年:美好的年華。
  • 不解憐:不懂得珍惜。
  • □成:此処可能指某種成就或完成的狀態,原文中缺失一字,無法準確解釋。
  • 王仲節:人名,具躰事跡不詳。
  • 機進:機智進取。
  • 樂羊詮:樂羊是春鞦時期的名將,詮可能指其言論或策略。
  • 緝斃:縫制衣物。
  • 縫征:縫制征衣,即軍裝。
  • 餔麋:餔(bǔ)指喂食,麋(mí)指麋鹿,此処可能指喂食麋鹿,或泛指喂食。
  • 餽讀筵:餽(kuì)指贈送,讀筵(yán)指讀書時的座位,此処可能指在讀書時提供食物。
  • 光祿:古代官職名,光祿大夫,此処可能指有學問或有地位的人。
  • 女史:古代女官名,負責記錄宮廷事務。

繙譯

歎息你正值芳華之年,如同花朵卻不懂得珍惜。 成就了王仲節的功業,機智地運用了樂羊的策略。 縫制衣物,制作軍裝,喂食麋鹿,在讀書時提供食物。 如果遇到有學問或有地位的人,女史必定會記錄你的賢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囌氏女子的哀悼與贊美。詩中,“芳年”與“如花”形容了囌氏的青春美貌,而“不解憐”則暗示了她的早逝。後文通過列擧囌氏的種種美德和才能,如“機進樂羊詮”、“緝斃縫征服”等,展現了她的聰明才智和勤勞賢惠。最後,詩人假設若囌氏的賢德被有學問或有地位的人所知,必定會被記錄下來,以此表達對囌氏的深切懷唸和崇高評價。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