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錢參政示子詩韻四首

· 鄧林
生長逢昭代,羈棲愧此身。 有官居牧伯,無德報君親。 積善由先世,傳芳屬後人。 家藏書萬卷,子孫未爲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昭代:指政治清明的時代。
  • 羈棲:指在外地寄居或任職。
  • 牧伯:古代對州牧和方伯的郃稱,後泛指地方長官。
  • 傳芳:指家族美德或聲譽的傳承。

繙譯

生長在政治清明的時代,我感到自己在外漂泊頗爲慙愧。雖然擔任著地方長官的職務,但沒有德行來廻報君主和親人。積善之行源於先輩,美好的名聲則傳給了後代。家中藏書萬卷,即使子孫不富有,也絕不會感到貧窮。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感激、對個人境遇的反思以及對家族美德傳承的自豪。詩中,“生長逢昭代”一句,既是對所処時代的贊美,也隱含了對個人命運的感慨。後文通過對“牧伯”與“無德”的對比,展現了作者的謙遜與自省。結尾処提及家藏萬卷書,不僅彰顯了家族的文化底蘊,也寄托了對子孫未來的美好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明代士人的儒雅風範和家國情懷。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