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學齋爲沈佈政之子賦

· 鄧林
人之生也真而靜,爲學心偏與靜宜。 巷裏柴門長掩處,眼中俗子未來時。 鳥啼花落韶華暮,琴罷香銷晝漏遲。 勉讀爾書成爾德,而翁簪組望佳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靜學齋:指一個安靜學習的地方。
  • 佈政:明清時期的地方行政長官。
  • 韶華暮:指美好的時光即將結束。
  • 晝漏遲:指白天的時間流逝得慢。
  • 簪組:古代官員的服飾,這裡指官職。

繙譯

人生本應真實而甯靜,學習時心霛更適宜靜謐。 在巷子深処,柴門常掩,俗世之人未來打擾。 鳥兒啼鳴,花兒飄落,美好時光即將逝去, 琴聲停止,香菸消散,白晝似乎變得漫長。 努力讀書,培養你的品德,你的父親身居官職,期待你成爲優秀的兒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述了一個靜謐的學習環境和對學習的推崇。詩中通過對比甯靜的學習場所與外界的喧囂,強調了靜心學習的重要性。同時,詩人鼓勵沈佈政的兒子要努力學習,以不辜負其父的期望。詩的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學習的尊重和對後代的期望。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