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趣軒

· 鄧林
問水尋山路已賒,小園日步趣偏嘉。 攜琴徑造因看竹,載酒頻過爲賞花。 金谷芳菲成寂寞,錢塘風景號繁華。 憑君莫起柴桑念,四海於今是一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hē):遙遠。
  • 徑造 (jìng zào):直接前往。
  • 金谷:地名,指金谷園,古代著名的園林。
  • 柴桑:地名,指柴桑縣,古代文人常以此地象徵隱居。

翻譯

尋水問山之路已顯遙遠,但每日漫步於這小園中,樂趣卻格外美好。 帶着琴直接前往,是爲了欣賞那竹林;帶着酒頻繁來訪,則是爲了賞花。 金谷園的芳菲已成過去,顯得寂寞;而錢塘的風景則號稱繁華。 請不要提起柴桑的念頭,因爲現在四海之內都是一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問水尋山路已賒」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嚮往,而「小園日步趣偏嘉」則展現了詩人對近處小園的喜愛。通過「攜琴徑造因看竹,載酒頻過爲賞花」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深刻體驗和對生活的熱愛。最後兩句「憑君莫起柴桑念,四海於今是一家」則體現了詩人對現實的理解和對和諧社會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社會和諧的嚮往。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