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淵明讀山海經二十四首

國邑多狡客,白日行峳峳。 狙詐復饕詖,君子胡可留。 予欲舍之去,夫椒誠故丘。 所食無鯈魚,何以巳吾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狡客:狡猾的人。
  • 峳峳(yóu yóu):古代傳說中的怪獸,這裏比喻狡猾的人。
  • 狙詐:狡猾欺詐。
  • 饕詖(tāo bì):貪婪邪惡。
  • 夫椒: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作者的故鄉。
  • 鯈魚(tiáo yú):一種魚,這裏泛指食物。

翻譯

在國邑之中,狡猾的人衆多,他們如同白日裏的怪獸峳峳般橫行。 他們狡猾欺詐,貪婪邪惡,君子怎能在此停留。 我想要離開這裏,前往夫椒,那是我曾經的故丘。 在那裏,雖然沒有美味的鯈魚,但至少能讓我忘卻憂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清靜生活的嚮往。詩中,「狡客」、「峳峳」、「狙詐」、「饕詖」等詞語生動描繪了社會的黑暗面,而「夫椒」、「故丘」則寄託了作者對故鄉的懷念和對簡樸生活的渴望。通過對比,作者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現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道德立場。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