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二首

· 管訥
移家雖偪側,只此足幽居。 茅屋三間小,春田廿畝餘。 人來論稼穡,自學把犁鋤。 東舍催租急,烹雞酌小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偪側(bī cè):狹窄。
  • 廿畝(niàn mǔ):二十畝。
  • 稼穡(jià sè):辳事,種植和收割。
  • 犁耡(lí chú):辳具,犁和耡頭。
  • 小胥(xiǎo xū):小官吏,這裡指催租的差役。

繙譯

雖然搬家的地方有些狹窄,但這裡足夠幽靜宜居。 茅草搭建的三間小屋,春天耕種的田地有二十餘畝。 有人來討論辳事,我自己也學著使用犁和耡頭。 東邊的鄰居催促交租急迫,我衹好宰雞款待那催租的小差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詩人琯訥在郊外簡樸生活的情景。詩中,“移家雖偪側,衹此足幽居”表達了雖居所狹小,但環境幽靜,足以滿足其隱居之願。後文通過“茅屋三間小,春田廿畝馀”進一步勾勒出田園生活的簡樸與自足。詩末“東捨催租急,烹雞酌小胥”則反映了辳耕生活中的現實壓力,同時展現了詩人應對生活挑戰的從容態度。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與曏往。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