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居庸關

· 楊榮
居庸峻絕自天成,鳳翥龍驤壯北京。 猛士防邊嚴警柝,行人駐馬聽泉聲。 雲連幽薊千峯立,地接華夷萬里程。 聖代車書今一統,遐方無事樂昇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居庸:即居庸關,位於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部,是長城的重要關口之一。
  • 峻絕:形容山勢險峻至極。
  • 天成:自然形成,非人工所造。
  • 鳳翥龍驤:比喻雄壯的景象,鳳翥指鳳凰展翅,龍驤指龍騰躍。
  • 警柝:警戒用的梆子聲。
  • 幽薊:指幽州和薊州,古代地名,大致位於今河北省北部。
  • 華夷:華夏與夷狄,泛指中國與外族的邊界。
  • 車書:指國家的統一法令和文獻。
  • 遐方:遠方。

翻譯

居庸關險峻至極,彷彿自然天成,其雄壯之勢如同鳳凰展翅、龍騰躍,彰顯着北京的壯麗。邊防的猛士們嚴格警戒,梆子聲不絕於耳,而行人則駐馬聆聽山泉的潺潺聲。雲霧繚繞,連接着幽州和薊州的千峯,地勢險要,連接着華夏與夷狄的萬里路程。在聖明的時代,國家的法令和文獻統一,遠方的邊境安寧無事,人們享受着昇平之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居庸關的險峻與壯麗,以及邊防的嚴密和行人的寧靜。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邊防景象的敘述,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統一和邊境安寧的讚美。詩中「鳳翥龍驤」等比喻形象生動,展現了居庸關的雄偉氣勢,而「警柝」與「聽泉聲」則形成了動靜對比,突出了邊關的寧靜與和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國家安寧與繁榮的深切祝願。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