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舟行十首

· 鄭潛
避瀨沿崖曲,憑危纜樹高。 濁斯聊濯足,深矣詎容篙。 併力憐舟子,無功愧我曹。 晚來何處泊,清嘯答松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ài):急流。
  • 憑危:依靠在高處。
  • 濁斯:這裏指渾濁的水。
  • :姑且。
  • (jù):豈,怎麼。
  • (gāo):撐船用的長竹竿。
  • 併力:共同努力。
  • 舟子:船伕。
  • 愧我曹:愧對我們這些人。
  • :停船靠岸。
  • 清嘯:清脆的嘯聲。
  • 松濤:風吹過鬆林時發出的聲音。

翻譯

沿着崖壁避開急流,依靠在高處,纜繩系在樹上。 在渾濁的水中姑且洗腳,水深了怎麼用篙撐船。 與船伕共同努力,沒有功勞,我們感到慚愧。 晚上將停泊在哪裏,我發出清脆的嘯聲,迴應松林的風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舟行江上的情景,通過「避瀨沿崖曲,憑危纜樹高」展現了行舟的艱險和舟子的智慧。詩中「濁斯聊濯足,深矣詎容篙」表達了面對自然環境的無奈與適應。後兩句「併力憐舟子,無功愧我曹」則體現了詩人對勞動者的同情和自省。結尾的「晚來何處泊,清嘯答松濤」以清嘯迴應松濤,既展現了詩人的超然情懷,也增添了詩意的深遠。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