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年守歲五首

· 鄭潛
窮年百憂集,悵然懷故居。 故居渺何許,親愛當何如。 嚴君贛東邑,道阻音問疏。 近使嶺表來,分寄廩祿餘。 新舂雪三鬥,喜給旬浹儲。 加餐拜深恩,甘旨慚久虛。 誰知海邦客,彈鋏歌無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窮年:整年,一年到頭。
  • 悵然:形容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 嚴君:對父親的尊稱。
  • 贛東邑: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江西東部的一個地方。
  • 嶺表:嶺外,指五嶺以南地區,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 廩祿:古代官府發給的糧食,這裏指官府的俸祿。
  • 旬浹:滿十天。
  • 加餐:多吃飯,增加營養。
  • 深恩:深厚的恩情。
  • 甘旨:美味的食物,這裏指孝順父母的意思。
  • 慚久虛:長時間未能盡孝而感到慚愧。
  • 海邦客:指居住在海邊的人。
  • 彈鋏歌無魚:彈鋏,彈劍,鋏(jiá)是劍柄。這裏用「彈鋏歌無魚」比喻生活困頓,無法得到應有的待遇。

翻譯

一年到頭,憂愁聚集,我心情不快地懷念着故鄉的家園。故鄉的家園在哪裏呢?親愛的人現在又怎樣了呢?我的父親在贛東的一個縣,道路阻隔,音信稀少。最近有人從嶺南來,帶來了官府分發的俸祿剩餘。新磨的米有三鬥,欣喜地儲備了十天的糧食。我多吃飯,以表達對父親深厚恩情的感激,但長時間未能盡孝,我感到慚愧。誰能想到,我這個居住在海邊的人,卻像彈劍唱歌卻無魚可食一樣,生活困頓。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對生活困頓的無奈和感慨。詩中,「窮年百憂集」一句,即道出了作者一年到頭的憂愁和不如意,奠定了全詩的基調。後文通過對故鄉、親人、父親以及自己生活狀況的描述,進一步抒發了這種情感。尤其是「彈鋏歌無魚」的比喻,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作者的困境,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