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歌七首

崢嶸四座折椒丘,轉見要離烈士流。 慘日愁雲酬一死,金華公子伏吳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崢嶸:形容山勢高峻,這裡比喻人物的氣概非凡。
  • 椒丘:長滿椒樹的小山,這裡指高雅的聚會場所。
  • 要離:古代著名刺客,這裡指有志之士。
  • 烈士:有志於建功立業的人。
  • 金華公子:指有才華的年輕人。
  • 吳鉤:古代吳地(今江囌一帶)出産的彎刀,常用作武器,這裡指武力或英勇。

繙譯

在壯麗的聚會場所中,四座皆顯非凡氣概,轉瞬間便見証了要離這樣的烈士的風採。在慘淡的日光和愁雲密佈的天空下,他甘願以一死來報答,金華的年輕才子也勇敢地拔出了他的吳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壯烈的場景,通過“崢嶸四座”和“椒丘”等詞語,展現了聚會場所的莊嚴與高雅。詩中“要離烈士流”直接引用了古代烈士的形象,表達了對於英勇犧牲精神的贊美。最後兩句“慘日愁雲酧一死,金華公子伏吳鉤”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犧牲精神的悲壯與崇高,同時也展現了年輕一代的英勇與擔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於烈士精神的崇敬與傳承。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