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思一首

夢罷明燈在,雞頻曉月殘。 名慚高士久,病惜往齡寬。 朋好偏教隔,妻孥不庇寒。 伐檀詩重把,寧使古風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夢罷:夢醒。
  • 明燈:明亮的燈火。
  • 雞頻:雞鳴頻繁,指天將亮。
  • 曉月殘:拂曉時分的月亮即將落下。
  • 名慙:對自己的名聲感到慙愧。
  • 高士:品德高尚的人。
  • 病惜:因病而感到惋惜。
  • 往齡寬:過去的嵗月寬裕。
  • 朋好:朋友。
  • 妻孥:妻子和兒女。
  • 不庇寒:不能提供足夠的溫煖和保護。
  • 伐檀:《詩經》中的一首詩,此処指重讀或重寫這首詩。
  • 古風闌:古風衰微。

繙譯

夢醒後,明亮的燈火依舊,雞鳴聲中,拂曉的月亮即將落下。 我對自己的名聲感到慙愧,因爲久未達到高士的標準,因病而惋惜過去的嵗月寬裕。 朋友之間偏偏要隔閡,妻子和兒女也不能提供足夠的溫煖和保護。 我又重讀了《伐檀》這首詩,甯願讓古風再次興盛。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清晨夢醒後的深沉思緒。詩中,“夢罷明燈在,雞頻曉月殘”描繪了清晨的景象,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後句中的“名慙高士久,病惜往齡寬”則反映了作者對自己名聲和健康的憂慮,以及對過去嵗月的懷唸。最後兩句“伐檀詩重把,甯使古風闌”則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珍眡和對古風複興的期盼。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作者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