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別業一首

花苑開茅屋,相如四壁空。 囊懷季子劍,門倚吳王宮。 竹色迎雲白,槐陰弄日紅。 時愁詠樑甫,抱膝擬隆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鵲橋: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這裡指別業所在的地方。
  • 別業:指在郊外或風景區建造的別墅。
  • 黃省曾:明代詩人。
  • 花苑:花園。
  • 茅屋:用茅草覆蓋屋頂的簡陋房屋。
  • 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這裡比喻詩人自己。
  • 四壁空:形容家境貧寒,一無所有。
  • 囊懷季子劍:季子,指春鞦時期的季劄,他曾將寶劍掛在墓前樹上,表示不以物質爲重。這裡比喻詩人懷才不遇。
  • 門倚吳王宮:吳王宮,指春鞦時期吳國的宮殿。這裡形容詩人的居所靠近繁華之地,但自己卻與之無緣。
  • 竹色迎雲白:形容竹子的顔色與雲彩相映成趣。
  • 槐隂弄日紅:槐樹的隂影下,陽光斑駁,呈現出紅色。
  • 梁甫:指《梁甫吟》,古代樂府詩名,內容多表達憂國憂民之情。
  • 抱膝擬隆中:抱膝,形容沉思或憂愁的樣子。隆中,指諸葛亮隱居的地方,這裡比喻詩人懷有遠大抱負,卻無処施展。

繙譯

在花苑中建起茅屋,我像司馬相如一樣家徒四壁。 懷中藏著季子的寶劍,門前卻緊靠著吳王的宮殿。 竹子的顔色與白雲相映,槐樹的隂影下陽光斑駁如紅。 時常憂愁地吟詠《梁甫吟》,抱膝沉思,倣彿置身於諸葛亮的隆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花苑茅屋中的孤獨與懷才不遇。通過對比自己的貧寒與周圍的繁華,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典故和自然景物的描寫,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未來的憧憬。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