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厓山:山名,位於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
- 沈淪:沉沒,這裏指宋朝的滅亡。
- 陽九:古代術數家以4617歲爲一元,初入元106歲,內有旱災九年,稱陽九。後以指災荒年景和厄運。
- 叵:不可。
- 擎天:比喻擔負重任。
- 三仁:指三位仁人,具體指代不明,可能指歷史上的忠臣。
- 率土:指境域以內。
- 烏鳥:烏鴉。
- 黔黎:黔首黎民,即百姓。
- 遺弓:指帝王崩駕。
- 華夷:指中原與邊疆,或指漢族與少數民族。
- 仰止:仰慕;嚮往。止,語助詞。
- 層厓:重疊的山崖。
- 洪濤:大波浪。
- 逆浪:迎着波浪。
翻譯
宋朝的沉淪已經終結,英雄們在災難年景中難以成功。 擔負重任的力量已經耗盡,三位忠臣倒下了,國土上的軍隊也空無一人。 烏鴉有情,哺育着寄養的幼子,百姓無計可施,只能爲逝去的帝王哭泣。 中原與邊疆的人們都仰望着那層層疊疊的山崖,它屹立在洶涌的波濤中,迎着風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宋朝的滅亡和英雄的無奈,表達了深沉的歷史感慨。詩中「擎天力屈三仁僕,率土兵頹一旅空」描繪了英雄末路的悲壯,而「烏鳥有情哺寄子,黔黎無計泣遺弓」則展現了百姓的哀傷與無助。最後,「華夷仰止層厓石,屹立洪濤逆浪中」以山崖的屹立不倒,象徵着民族精神的堅韌和不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的沉思和對英雄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