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餘齡:餘年,指剩餘的歲月。
- 物外身:超脫世俗的身體,指隱居生活。
- 巖壑:山岩和深谷,指偏僻的山林。
- 囂塵:喧囂的塵世。
- 結侶:結伴。
- 名士:有名望的士人。
- 逢僧:遇到僧人。
- 故人:老朋友。
- 鑽刻:指古代的石刻。
- 緣厓:沿着山崖。
- 嶙峋:形容山崖險峻。
- 尚平:指平生所願。
- 愴神:悲傷的心情。
翻譯
六十多歲,我已是超脫世俗之身,帶着兒子在山岩深谷中避開塵世的喧囂。臨行時結伴的都是有名望的士人,隔天遇到僧人,便如同遇見老朋友。進入洞中再次搜尋古代的石刻,沿着山崖行走,還認得出昨日所見的險峻景象。平生所願已了,尋常的煩惱已畢,打算乘船歸去,心中卻涌起一陣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年邁的士人帶着兒子隱居山林的生活情景。詩中,「六十餘齡物外身」一句,即表明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後文通過「攜兒巖壑避囂塵」、「結侶皆名士」、「逢僧即故人」等句,進一步展現了詩人與世無爭、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隱逸生活。詩的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塵世的淡然和對歸途的悲傷,體現了詩人複雜而深沉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