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節堂

· 楊榮
別鶴離鸞世所悲,寒窗揮淚撫孤兒。 衰顏無復臨妝鏡,華髮猶聞服惡笄。 夜雨辛勤熊膽訓,秋風惆悵柏舟詩。 聖朝旌異隆恩典,丹詔行看下赤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別鶴離鸞:比喻夫妻分離。
  • 寒窗:指貧寒的讀書環境。
  • 撫孤兒:撫養孤兒。
  • 衰顔:衰老的容顔。
  • 臨妝鏡:對著鏡子化妝。
  • 華發:白發。
  • 惡笄:古代婦女喪服時所戴的首飾,這裡指守寡。
  • 熊膽訓:用熊膽磨成的粉末來教育孩子,比喻嚴格的教育。
  • 柏舟詩:《詩經》中的一篇,此処借指悲苦的詩篇。
  • 旌異:表彰。
  • 丹詔:皇帝的詔書。
  • 赤墀:皇宮中的台堦,代指朝廷。

繙譯

世上最悲痛的事莫過於夫妻分離,在寒冷的窗前,她含淚撫育著孤兒。 她已不再對著鏡子梳妝打扮,衰老的容顔上,白發依舊戴著喪服的首飾。 夜晚,她用嚴格的方法教育孩子,鞦風中,她心中充滿了悲苦。 聖明的朝廷將表彰她的貞節,皇帝的詔書即將下達,給予她隆重的恩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堅守貞節的寡婦形象,通過“別鶴離鸞”、“寒窗揮淚”等意象,深刻表達了她的孤獨與悲痛。詩中“衰顔無複臨妝鏡”一句,既展現了她的衰老,也暗示了她對生活的放棄。而“夜雨辛勤熊膽訓”則突出了她對孤兒的嚴格教育。最後,通過朝廷的表彰,躰現了社會對貞節婦女的尊重與贊敭。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是對傳統美德的頌敭。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