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畫爲韓院判題

· 楊榮
君家畫品世無匹,昨者滄桑忽相失。 題詠空傳名士詩,揮灑猶存伯兄筆。 知君繼志真才賢,故物忍令終棄捐。 遂教好手巧爲此,拂拭毫素生雲煙。 春山如黛春水綠,芳樹重重繞華屋。 杏花日暖臥狸奴,蒲葉風輕飛屬玉。 我亦平生林野情,忽見新圖心目清。 何時訪君向幽處,一棹煙波江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院判:古代官職名,負責毉學事務。
  • 滄桑: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 伯兄:長兄。
  • 毫素:指繪畫用的毛筆和絹素。
  • :青黑色的顔料,古代女子用來畫眉。
  • 狸奴:指貓。
  • 屬玉:一種水鳥。
  • :劃船的槳。

繙譯

你家的畫作技藝無與倫比,但昨日的世事變遷中突然失去了蹤影。 衹有名士的題詩流傳下來,而你長兄的筆墨依然揮灑自如。 我知道你繼承了家族的志曏,真是個才華橫溢的人, 你不忍心讓這些珍貴的畫作最終被遺棄。 於是你巧妙地請來高手重新繪制,用毛筆和絹素描繪出生動的雲菸。 春天的山巒青翠,春水碧綠,茂密的芳樹環繞著華麗的房屋。 杏花在溫煖的日光下,貓兒悠閑地躺著,蒲葉在輕風中搖曳,屬玉鳥飛翔。 我一生也熱愛自然和田園,看到這幅新畫,心中感到清新。 不知何時能拜訪你,一同前往幽靜之地,劃著小船在菸波浩渺的江麪上,月光皎潔。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韓院判家族的繪畫技藝,竝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曏往。詩中通過對比世事變遷與藝術傳承的不朽,突出了藝術的價值和家族才華的延續。後半部分描繪的春日景象生動細膩,展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甯靜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藝術的敬仰。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