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年守歲五首

· 鄭潛
窮年百憂散,心事梅花知。 蕭然四壁空,簡書任紛披。 親朋饋餱糧,鄰里遺酒卮。 取與隨所適,焉計窮通爲。 微名苦愚人,顛倒塵網羈。 冰霜不相貸,風雲浩難追。 長歌以卒歲,勳業知何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窮年:整年,一年到頭。
  • 蕭然:空寂,不充裕。
  • 簡書: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這裏指書籍或文件。
  • 紛披:散亂,雜亂無章。
  • :贈送。
  • 餱糧:乾糧,這裏指食物。
  • 酒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 取與:取捨,選擇。
  • 窮通:貧窮與顯達。
  • 愚人:愚弄人,使人迷惑。
  • 顛倒:錯亂,混亂。
  • 塵網:比喻世俗的束縛。
  • :寬恕,放過。
  • 風雲:比喻變幻莫測的局勢或機遇。
  • 勳業:功勳和事業。

翻譯

一年到頭,百般憂愁散去,我的心事只有梅花知曉。四周空蕩蕩,書籍文件隨意散落。親朋好友送來食物,鄰居也贈予酒杯。我隨遇而安,不計較貧窮或顯達。微不足名的我,苦於塵世的迷惑和束縛。冰霜無情,風雲變幻莫測。我長歌一曲,以此度過歲月,不知何時能成就一番功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歲末的感慨與自省。詩中,「窮年百憂散,心事梅花知」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梅花的相伴,梅花成爲其情感的寄託。通過「蕭然四壁空」與「簡書任紛披」的對比,展現了作者生活的簡樸與學識的豐富。後文提到親朋鄰里的饋贈,體現了作者的人際關係與社會地位。最後,作者對塵世的迷惑和束縛表示無奈,對未來的功業充滿期待,但又感到遙不可及,透露出一種超脫與追求並存的複雜情感。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