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黃石公廟

· 黃哲
榆徑深深一草堂,鬆階寂寂半斜陽。 青山遠近分齊魯,黃石英靈閱漢唐。 碑斷蟠龍荊棘暗,壇空鸞鶴檜槐蒼。 鄉人更說傳書意,故國風雲入渺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è):拜訪。
  • 黃石公:傳說中的古代仙人,相傳曾授張良兵法。
  • 榆徑:榆樹成行的小路。
  • 深深:形容深遠。
  • 草堂:簡陋的房屋,常指隱士的居所。
  • 鬆階:松樹下的臺階。
  • 寂寂:形容寂靜無聲。
  • 斜陽:傍晚的太陽。
  • 齊魯:古代山東地區的別稱。
  • 英靈:指傑出的人物,這裏指黃石公。
  • :經歷,見證。
  • 碑斷:碑文斷裂。
  • 蟠龍:盤曲的龍,常用來形容碑文上的雕刻。
  • 荊棘:帶刺的小灌木。
  • 壇空:祭壇空無一人。
  • 鸞鶴:神話中的鳥,象徵吉祥。
  • 檜槐:兩種樹名,這裏泛指樹木。
  • 傳書:傳遞書信或信息。
  • 故國:故鄉,這裏指歷史上的國家。
  • 渺茫:模糊不清,難以預測。

翻譯

在榆樹成行的小路深處,有一座草堂,松樹下的臺階上,夕陽斜照,寂靜無聲。 遠近的青山分別屬於齊魯之地,黃石公的英靈見證了漢唐的興衰。 斷裂的碑文上,蟠龍圖案被荊棘遮蔽,祭壇空無一人,鸞鶴與蒼翠的檜槐相伴。 當地人說起了傳遞書信的往事,故國的風雲變幻,如今已變得模糊不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黃石公廟的靜謐景象,通過對草堂、鬆階、斜陽等自然元素的細膩刻畫,營造出一種古樸而神祕的氛圍。詩中「青山遠近分齊魯,黃石英靈閱漢唐」一句,既展現了地理的遼闊,又體現了歷史的深遠。後兩句通過對碑斷、壇空等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對往昔輝煌的懷念與對現實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黃哲

元末明初廣東番禺人,字庸之。元末,何真據嶺南,開府闢士,哲與孫蕡、王佐、趙介、李德並受禮遇,稱五先生。朱元璋建吳國,招徠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東阿縣,剖決如流,案牘無滯。後判東平,以詿誤得罪,得釋歸。後仍追治,被殺。嘗構軒名聽雪蓬,學者稱雪蓬先生。工詩,有《雪蓬集》。 ► 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