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陳憲使還嘉興

· 黃哲
蘅皋理輕楫,華筵餞遠人。 潮生碧海曙,雨歇紅亭春。 適越遂辭祿,還吳思問津。 超然不可企,遙睇東山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蘅皋(héng gāo):長滿香草的水邊。
  • 理輕楫:整理輕便的船槳。
  • 華筵:盛大的宴席。
  • 餞遠人:爲遠行的人送行。
  • 碧海曙:碧藍的海面在曙光中。
  • 紅亭春:春天的紅亭。
  • 適越:到達越地。
  • 辭祿:放棄官職。
  • 還吳:返回吳地。
  •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探求途徑或嘗試。
  • 超然:超脫世俗的態度。
  • 不可企:無法企及。
  • 遙睇(yáo dì):遠望。
  • 東山雲:東山上的雲,常用來象徵隱居或高遠。

翻譯

在長滿香草的水邊,我整理輕便的船槳,盛大的宴席上爲遠行的人送行。 碧藍的海面在曙光中顯得格外明亮,雨停後,春天的紅亭更加鮮豔。 到達越地後,我選擇放棄官職,返回吳地,思考着探求新的途徑。 他的超然態度讓人無法企及,我只能遠遠地望着東山上的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場景和遠行者的選擇,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如「碧海曙」和「紅亭春」,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詩中「適越遂辭祿,還吳思問津」表達了主人公放棄官職,尋求新生活的決心。結尾的「超然不可企,遙睇東山雲」則體現了主人公超脫世俗,追求高遠的精神境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黃哲

元末明初廣東番禺人,字庸之。元末,何真據嶺南,開府闢士,哲與孫蕡、王佐、趙介、李德並受禮遇,稱五先生。朱元璋建吳國,招徠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東阿縣,剖決如流,案牘無滯。後判東平,以詿誤得罪,得釋歸。後仍追治,被殺。嘗構軒名聽雪蓬,學者稱雪蓬先生。工詩,有《雪蓬集》。 ► 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