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溪居映絳紗夜窗清影落燈花醉聽南海秋風鶴夢逐東園夜雨蛙蜜椀凝香涼食蔗冰盤剖玉渴思瓜年來定有天恩召講
計偕京闕倦攀躋,敢意先生賜品題。
蘇子文名煩永叔,董生才行待昌黎。
百年泰運開天地,萬丈星光耿璧奎。
衣鉢有傳終爲我,東城風雨許扶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計偕:古代指應徵召的士人。
- 京闕:京城,指北京。
- 攀躋:攀登,比喻努力向上。
- 品題:評價,評論。
- 蘇子:指蘇軾。
- 永叔:指歐陽修,字永叔。
- 董生:指董仲舒。
- 昌黎:指韓愈,因其郡望昌黎,故稱。
- 泰運:好運,國運昌盛。
- 璧奎:星名,比喻文采或才華。
- 衣鉢:佛教中指師徒間傳授的法器,比喻學問或技藝的傳承。
- 扶藜:扶持藜杖,比喻得到幫助或指導。
翻譯
我應徵召前往京城,感到疲憊不堪,卻意外得到先生的評價和讚賞。蘇軾的文名得到了歐陽修的認可,董仲舒的才能等待韓愈的賞識。百年來國運昌盛,天地開泰,萬丈星光閃耀着文采和才華。學問的傳承最終歸於我,東城的風雨中,我得到了扶持和指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學問傳承的珍視和對前輩讚賞的感激之情。通過引用歷史上的文人和學者,如蘇軾、歐陽修、董仲舒和韓愈,作者展現了自己對學問的追求和對前輩的敬仰。同時,詩中的「泰運」和「星光」等意象,也表達了對國運昌盛和文化繁榮的祝願。最後,作者以「衣鉢有傳」和「扶藜」作結,強調了學問傳承的重要性和自己得到幫助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