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參政文敏

· 鄭真
相國東南第一家,牀頭遺笏積成車。 翠茵醉臥莊臺草,錦幛行看董苑花。 月落西城人倚劍,雲深東海客浮槎。 謫居肯作尋常態,樂事浮生未有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相國:古代官名,相當於宰相。
  • 遺笏:遺留下來的笏板,笏是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記事板,此處象徵權貴。
  • 翠茵:翠綠的草地。
  • 錦幛:華麗的帳幕。
  • 董苑:董氏的園林,董氏爲古代著名的園林家族。
  • 浮槎:古代指木筏,這裏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譯

你是東南地區最爲顯赫的家族,牀頭堆積的遺笏多得可以裝滿車。 在翠綠的草地上醉臥,莊臺的草色如茵;華麗的帳幕下,董苑的花朵即將盛開。 月落西城,有人倚劍而立;雲深東海,客人乘着木筏漂泊。 被貶謫的生活也不過是尋常事,樂事在浮生中是無窮無盡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相國家族的顯赫與富貴,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豁達態度。詩中「遺笏積成車」形象地展現了家族的權勢與財富,「翠茵醉臥」與「錦幛行看」則進一步以奢華的生活場景來襯托。後兩句通過「月落西城」與「雲深東海」的對比,展現了不同的人生境遇,但「謫居肯作尋常態」一句,表明了作者對於命運的接受與超然,認爲樂事在人生中是無盡的,體現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