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漢宮嬌額半塗黃:塗黃:古代婦女的一種化妝習俗,又叫額黃,是在額間塗上黃色。這裏用漢宮女子額間半塗黃來形容梅花。
- 粉色凌寒透薄妝:凌寒:冒着寒冷 。薄妝指淡妝,形容梅花淡雅的樣子。
- 月魂:指月亮。月光。
- 風亭把盞酬孤豔:把盞:端着酒杯。孤豔:指獨自開放、豔麗的梅花。
- 雪徑回輿認暗香:雪徑:被雪覆蓋的小路。回輿:掉轉車子。暗香:梅花清幽的香氣。
- 調羹:本意是調配羹湯,這裏指梅花可製成調料。傳說商王武丁夢賢才,於傅巖得傅說 ,用以爲相,國乃大治。後來傅說作《說命》下篇,其中說「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 後以「調羹」比喻宰相職責。也借指梅花。因爲梅花曾有象徵可成爲國之棟樑之意。
- 直須留此佔年芳: 直須:只要。年芳:美好的春色,這裏指梅花在一年中展現美好姿態 。
翻譯
好似漢宮佳人半塗額黃的嬌俏模樣,粉色容顏冒着寒霜,盡顯淡雅妝容。好想借助月光來映照燭光中的你,又怕你隨着春夢飄忽散去。在風亭中端起酒杯來答謝你這獨自綻放的豔麗,在雪中小徑上掉轉車子,只爲追尋你清幽的暗香。你即使不成爲可實用的調羹之物,也應該能結成果子吧,只要能留住這滿樹芳華,佔據着這一年的美好春色就好。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梅花。首聯以古代女子裝扮來形容梅花,突出梅花的嬌俏淡雅和凌寒而立的姿態,賦予梅花擬人化的形象。頷聯借月魂映燭的想象,營造出一種夢幻、清冷的氛圍,而「恐隨春夢去飛揚 」又流露出對梅花易逝的擔憂,增添一絲哀傷。頸聯描述詩人在風亭對着梅花把酒,在雪徑留戀尋覓暗香,通過兩個場景體現詩人對梅花的喜愛與欣賞,以動作描寫烘托梅花的魅力。尾聯由梅花的外在美進而思考其內在價值,表達了對梅花留存美好綻放的期望,寓意深刻。整首詩將描寫、抒情融爲一體,既刻畫梅花的形神之美,又蘊含詩人情感,借梅花寄寓了自己對高潔品格的追求與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情景交融,韻味悠長 。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