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行野人居

見說幽居好,分明在眼中。 人家溪左右,風俗瀼西東。 靜者柴門僻,村墟草徑通。 往來迷町疃,物色認梧桐。 柳汊容書舫,蘆洲隱釣筒。 留人菰米飯,邀鴨竹枝弓。 疇昔遊觀盛,名藩禮遇隆。 談兵資遠略,說劍動羣公。 嘆息知幾蚤,歸休克令終。 養生兼蒔藥,高興託冥鴻。 悵望江湖迥,棲遲我輩同。 詩成渾想像,於以詠高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ráng):瀼河,在重慶。這裏指河流。
  • 町疃(tǐng tuǎn):田舍旁空地。
  • (gū):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淺水裏,嫩莖稱「茭白」,可做蔬菜。果實稱「菰米」,「雕胡米」。
  • (shì):種植。

翻譯

聽說這幽居的地方很不錯,一切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 人家分佈在溪流的左右兩邊,風俗在東西兩邊的河流一帶。 安靜的人家柴門偏僻,村落和田野間有草徑相通。 來來往往在田舍旁的空地上迷失方向,通過梧桐樹來辨認方位。 柳汊能夠容納書舫,蘆洲隱藏着釣魚的竹筒。 留下菰米飯招待客人,用竹枝弓邀請鴨子。 往昔遊玩觀賞的盛況,在有名的藩鎮受到隆重的禮遇。 談論兵法憑藉深遠的謀略,談論劍術打動衆人。 嘆息自己早早地知曉一些事情,迴歸退隱希望能有好的結局。 養生的同時種植藥材,把高興之事寄託在高飛的鴻雁上。 惆悵地望着那遙遠的江湖,我和衆人一樣在此棲息停留。 詩寫成了全憑想象,以此來吟詠高尚的風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居的美好場景以及詩人的一些感慨。詩中通過對幽居之地的環境、風俗、人們的生活以及往昔經歷的描寫,展現了一種寧靜、閒適的生活氛圍。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世事的一些思考和對高尚風範的追求。

詩的開頭兩句引出幽居之地,給人以直觀的印象。接下來幾句詳細描繪了這裏的人家、風俗、道路等,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柳汊容書舫,蘆洲隱釣筒」等句,展現了此地的特色和人們的生活情趣。「疇昔遊觀盛,名藩禮遇隆」則回憶了往昔的盛況,與當下的幽居生活形成對比。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江湖的悵望和對幽居生活的認同,以及通過詩歌來吟詠高風的願望。

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幽居之地的美好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