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題畫

孔明廟前江水深,千載尚見柏森森。 越僧西行不到蜀,何以寫得青銅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孔明: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發明家。
  • 森森:樹木茂盛繁密的樣子。
  • 越僧:越國的僧人。
  • 青銅隂:這裡指畫中描繪的景色。

繙譯

在孔明廟前,江水深沉,歷經千年,仍然可以看到茂密繁盛的柏樹。越國的僧人沒有西行到過蜀地,又怎麽能夠描繪出此処如青銅般深沉的景色呢?

賞析

這首詩圍繞一幅畫展開,詩人通過對畫中孔明廟前景色的描述,表達了對歷史和景色的思考。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孔明廟前江水深沉、柏樹茂密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生命力。後兩句則從畫的作者——越僧的角度出發,提出疑問,增強了詩歌的思辨性。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畫的描寫,引發了讀者對歷史、地理和藝術創作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