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子久山水

黃公東海客,能畫逼荊關。 意盡崎嶇外,情深溟涬間。 猿啼明月峽,木落浩亹山。 谷口蘿煙暝,騎䲔獨未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荊關:五代後梁畫家荊浩、關仝(tóng)的並稱。兩人是山水畫的代表畫家。
  • 溟涬(míng xìng):混沌未開貌。這裏形容畫面境界深遠蒼茫。
  • 浩亹(hào wěi):山名,在今甘肅省境內。
  • (jīng):一種魚,此處指神仙所乘的騎魚。

翻譯

黃公乃是來自東海的客人,他的畫藝直逼荊浩和關仝。 他的畫意盡顯在崎嶇的山景之外,情感深藏在蒼茫深遠之間。 明月峽中傳來猿猴的啼叫聲,浩亹山上樹木凋零飄落。 谷口的蘿藤煙霧迷濛,騎着䲔魚的仙人唯獨還未歸來。

賞析

這首詩是對黃子久山水畫作的讚美。詩的開頭將黃子久的畫藝與著名畫家荊浩、關仝相提並論,凸顯了其高超的繪畫水平。接下來通過「意盡崎嶇外,情深溟涬間」描述了畫中所蘊含的深遠意境和豐富情感。隨後,詩人用「猿啼明月峽,木落浩亹山」兩句,以具體的景物描寫進一步展現了畫面的生動與逼真。最後「谷口蘿煙暝,騎䲔獨未還」則營造出一種神祕、悠遠的氛圍,給人以無盡的遐想。整首詩通過對黃子久山水畫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其藝術成就的欽佩和讚賞,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畫作所傳達出的美妙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