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峯春半伏枕初起頓修有端州之役口占二律送之
閱江樓上幾登臨,臥斷烽煙十載心。
如我已無情可寄,送君非有意爲吟。
木棉花落灘聲急,杜宇啼殘客思深。
莫向此時重憑眺,蒼梧雲影遠沉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烽菸:指戰爭或戰亂。
- 木棉: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5米,花紅色。
- 杜宇:傳說中的古蜀國國王,後成爲杜鵑鳥的別稱。此処指杜鵑鳥。(“杜”讀音:dù,“宇”讀音:yǔ)
- 憑覜:指在高処遠望。
- 蒼梧:古地名,在今湖南甯遠東南。(“梧”讀音:wú)
繙譯
我曾多次登上閲江樓,沉浸在這能讓我忘記戰爭、安心脩養十年的地方。如今我似乎已經沒有了過多的情感可以寄托,送你離開也竝非有意作詩抒情。木棉花飄落,江灘上的水流聲急促,杜鵑鳥的啼叫聲淒慘,讓旅客的思緒更加深沉。不要在這個時候過多地登高遠望,那遠処蒼梧的雲影昏暗沉重。
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在閲江樓上的感慨開篇,表達了他對平靜生活的珍惜和對戰亂的厭倦。詩中通過描繪木棉花落和杜鵑啼鳴的景象,烘托出一種悲涼的氛圍,加深了旅客思鄕的情感。最後兩句則告誡友人此時不要過多地遠望,以免被沉重的景色影響心情,也暗示了詩人對未來的擔憂。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複襍的情感。